分类

石墨烯中实现谷极化的全电控方案

我们提出了一种在石墨烯中实现谷极化的全电控方案。该方案包括一个有限尺寸的石墨烯片,两端分别连接到普通金属电极,并且连接处沿着锯齿状边缘对齐,而扶手椅状边缘保持自由。每个普通金属电极有两个端口,当在一个端口施加偏置电压而其他三个端口接地时,由于石墨烯与普通金属之间的横向动量匹配,谷极化得以产生。当普通金属的费米波矢大约为石墨烯中 $K$ 和 $K'$ 谷之间间隔的一半时,谷极化达到最大值。我们分析了系统参数(如石墨烯片的宽度和长度以及石墨烯和普通金属的化学势)对电导率和谷极化效率的影响。随着石墨烯片宽度的增加,其电导率增大;而长度增加初期会降低电导率,随后由于法布里-珀罗干涉效应表现出振荡行为。由于石墨烯区域内的来回反射导致的谷间混合,谷极化效率随石墨烯长度增加而减小。此外,我们研究了石墨烯中的无序效应对谷极化的影响,发现虽然近狄拉克点附近的电导率因态密度增强而随无序强度增加而增大,但谷极化效率因谷间散射而下降。我们的结果为基于石墨烯器件的谷电子学应用提供了重要见解。

介观与纳米尺度物理
2025-04-03 发布

关于高斯整数环模$2^n$的零因子图

对于交换环$R$,其零因子图是以$R$的所有零因子为顶点集的简单图,并且两个不同的顶点$x$和$y$相邻当且仅当$xy=0$。本文尝试预测模$2$的幂$n$的高斯整数环的零因子图结构,并通过$2^n$在$\mathbb{Z}_{2^n}[i]$中的除数伴随类确定该图的大小、色数、团数、独立数以及匹配数。此外,还得到了相应零因子图的一些拓扑指数。

交换代数
组合学
数论
05C78, 05C25, 05E40, 05C09
2025-04-03 发布

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协作系统与边缘计算优化

在复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要安全且无碰撞地避开所有障碍物,对其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障碍物的位置及其几何特征等信息具有随机性,机器人的速度和角速度等控制参数也容易出现随机偏差。为解决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协作系统中的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控制方案。首先,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并根据其线速度和角速度将其运动行为分为避障行为、目标转向行为和目标接近行为。随后,利用深度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了一个模糊控制器,用于修正路径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从而实现对机器人全局路径的优化控制。此外,考虑到边缘计算优化,所提出的模型可以在边缘设备上处理局部数据,减少机器人与中央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负担,提高路径规划的实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研究方法控制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角度的偏差距离在5厘米以内,偏差收敛可在10毫秒内完成,规划路径更短。这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能力,并通过边缘计算优化促进机器人协作运行。

机器人学
人工智能
2025-04-03 发布

相互作用对分数量子霍尔电导率非重整化研究

我们研究了Lopez和Fradkin很久以前提出的描述Jain主要序列分数量子霍尔效应(QHE)的理论\cite{Fradkin1991chern}。统计规范场的磁通量在与电子液体一起运动的参考系中保持静止。在实验室参考系中,统计规范场的电场形成并屏蔽外部电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电导率作为这种屏蔽的结果已经在平均场理论水平上显现出来。我们考虑了该模型的相对论扩展,并基于Zubarev统计算符方法提出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另一种描述,即电子液体的宏观运动。正是这种电子的宏观运动在这种模式下导致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在此框架内,我们提出了一种证明,在所有阶的微扰论中,相互作用修正不能改变上述关于量子霍尔效应电导率的平均场理论结果。

介观与纳米尺度物理
2025-04-03更新2025-02-06 发布

异常致密天体的偏振观测印记:孤子玻色星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分析了由球形热点发射同步辐射的孤子玻色星的偏振观测特性,这些热点来自热电子分布。我们考虑了三种具有不同紧凑性的玻色星构型,从半径较大的稀疏模型到能够容纳零能边界轨道的超紧致模型。我们观察到,所有模型的主要图像偏振印记与史瓦西时空的偏振印记相当,因此任何潜在可区分的差异必须来源于次级图像和穿越图像的额外结构。对于低倾角($20^\circ$)观测,我们发现最稀疏模型的两个QU环与当前ALMA和GRAVITY观测结果相矛盾,从而排除了银河系中心黑洞Sgr A*为稀疏孤子玻色星的可能性。对于高倾角($80^\circ$)观测,所有分析的模型的电矢量位置角(EVPA)和QU环与史瓦西黑洞相比呈现出显著的定性偏差。我们的结果强调了偏振测量在未来观测中超大质量致密天体本质测试中的适用性,特别是在高倾角情况下。

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宇宙学
2025-04-03 发布

全球变暖对台湾极端降雨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全球变暖与台湾极端降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科技部主持的“台湾气候变迁推估资讯与调适知识平台计划”(TCCIP)提供的台湾降雨数据,以及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主导的北半球参考温度数据。重点研究了年度最大日降雨量,并采用Olafsdottir等人提出的PGEV模型(\citep{olafsdottir2021extreme})拟合极端值并进行推断。该PGEV模型结合了通用极值分布(GEV)和阈值峰值(PoT)方法,这两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极端数据。通过相对强度和重现期值展示了温度与极端降雨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随着气温升高,台湾极端降雨的强度增加。然而,全球变暖对极端降雨频率和强度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北部和南部地区极端降雨的频率发生变化,而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极端降雨强度发生变化。此外,根据重现期分析,未来极端降雨可能更频繁地发生。为了考虑地点间的差异,采用了高斯过程平滑PGEV模型获得的结果。同时,利用高斯copula和高斯过程进行了模拟,以确定每个PGEV模型的分位数置信区间。模拟结果显示,所有包含协变量与不含协变量的模型比较测试均具有显著性。

方法论
2025-04-03 发布

分析混合整数规划中分支定界决策的数值正确性

大多数最先进的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分支定界求解器依赖于有限精度浮点运算,并在搜索过程中利用数值容差来判断可行性与最优性。尽管浮点数MIP求解器的实际成功表明了它们总体上的数值鲁棒性,但众所周知,数值上具有挑战性的输入可能导致它们产生错误的结果。即使最终答案是正确的,仍有一个关键问题:分支定界过程中做出的每个决策是否合理,即能否在精确算术下进行验证?本文尝试对一个纯基于LP的分支定界求解器进行首次事后分析,检查所有对结果正确性至关重要的中间决策:接受解为整数可行解、声明LP松弛不可行以及剪枝次优子树。我们的计算研究基于学术MIP求解器SCIP证实了预期,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所有决策都是正确的。当错误确实出现在数值上具有挑战性的实例时,它们通常只影响少量(通常是个位数)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叶节点。

优化与控制
2025-04-03更新2024-12-19 发布

二维全介电谐振器中的热光双稳态

考虑二维介质谐振器在高Q模式共振激发下的热光双稳态现象。我们发展了一种耦合模理论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由于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频率偏移。该模型应用于支持孤立高Q共振模式的矩形和六边形谐振器。结果通过与直接有限元模拟的比较得到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准确描述了在入射角或入射波强度变化下发生的双稳态效应。特别是,证明了入射角的变化可以优化谐振器与入射波之间的耦合,从而实现低强度入射波($W_0 = 0.35\ \mathrm{\mu W/\mu m^2}$)的双稳态。结果显示,双稳态阈值对介电常数的虚部$\epsilon''$极为敏感。

光学
2025-04-03 发布

参数为(85,14,3,2)的强正则图不存在

我们研究了强正则图尚未解决的次小可行参数集$(v,k,\lambda,\mu)=(85,14,3,2)$。利用三次图的小度数分类,我们限制了此类图$G$的局部结构。随后,我们详尽枚举了$G$的最大3-团的邻域,并针对多种条件对其进行检验,包括来自$\lambda=3$和$\mu=2$的组合条件,以及利用$G$的欧几里得表示的线性代数条件。在所有情况下,这些条件均导致矛盾,因此,不存在$\mathrm{srg}(85,14,3,2)$。

组合学
05E30
2025-04-03 发布

面向学习增强型对等网络的研究:基于不可靠建议的自稳定图线性化

分布式对等系统因其去中心化的特性而广受欢迎,这种特性确保了没有一个节点对于系统的功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完全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通常更难设计,并且与依赖强大服务器的集中式方法相比,其开销往往更高。另一方面,集中式方法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因此,是否存在一种方法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而不继承它们的缺点?为此,我们考虑了一种受监督的对等方法,其中节点可以从可能不可靠的监督者那里获取建议。这种方法符合越来越流行的算法范式——预测或学习增强型算法,但我们是第一个在对等网络背景下研究这一范式的。具体而言,我们设计了针对分布式图线性化这一基础问题的自稳定算法,其中节点需要从任何初始网络状态恢复“排序线”网络结构。在监督者的帮助下,如果建议正确,节点可以在 $O(\log n)$ 时间内恢复排序线网络;否则,算法保持其原始的恢复时间(即没有监督者的情况)。我们克服的关键挑战之一是如何正确地组合多个自稳定算法,即一个处理并利用建议的算法,以及另一个完全不依赖建议的算法。我们的关键技术贡献结合了覆盖网络和证明标签方案领域的思想。最后,我们给出了一个匹配的下界 $\Omega(\log n)$,即当建议可能被破坏时,任何算法的恢复时间下界,其中 $n$ 是网络规模。

分布式、并行与集群计算
2025-04-03 发布

通过中微子识别Thorne-Żytkow天体

当中子星被弥散对流巨星包层吞噬时,会形成预测中的Thorne-Żytkow天体(TZO)。当吸积速率超过$10^{-4}\, M_\odot$ yr$^{-1}$时,预期会产生显著的能量为1到100 MeV的所有种类中微子辐射。由于中微子信号预计在时间上会有较大变化(从毫秒到数千年),我们提出了针对信号持续时间的探测策略。我们发现,来自TZO的中微子探测范围可达麦哲伦云的小麦哲伦云,这在当前和下一代中微子观测站(如超级和超 Kamiokande、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和JUNO)的能力范围内。有趣的是,如果针对银河系候选TZO(如VX Sgr)以及小麦哲伦云中的HV 2112和HV 11417的中微子搜索能够获得阳性结果,中微子可能可以明确地确定这些源的性质及其吸积率。此外,弥漫超新星中微子背景可能能够排除TZO形成和吸积率的一些极端情况。我们的研究结果应成为推动专门针对TZO中微子发射搜索的动力,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通过电磁辐射明确检测TZO具有挑战性,并且只有在银河系内的源才能通过下一代探测器探测其引力波信号。

高能天体物理现象
高能物理-实验
2025-04-03更新2025-01-06 发布

ChatGarment: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服装估计、生成与编辑

我们引入了一种名为ChatGarment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大型视觉-语言模型(VLMs),实现从图像或文本描述自动进行3D服装的估计、生成和编辑。与以往在现实场景中表现不佳或缺乏交互式编辑功能的方法不同,ChatGarment可以从野外图像或草图中估计缝制图案,从文本描述中生成缝制图案,并根据用户指令编辑服装,所有这些都通过交互对话完成。这些缝制图案随后可以披挂在3D人体上并进行动画处理。这通过微调VLM直接生成包含服装类型和样式文本描述以及连续数值属性的JSON文件实现。然后,这个JSON文件用于通过编程参数化模型创建缝制图案。为此,我们通过扩展现有编程模型GarmentCode的服装类型覆盖范围并简化其结构以提高VLM微调效率对其进行改进。此外,我们通过自动化数据流水线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图像到缝制图案和文本到缝制图案的数据对数据集。广泛的评估表明,ChatGarment能够准确地从多模态输入中重建、生成和编辑服装,展示了其在时尚和游戏应用中简化工作流程的潜力。代码和数据可在https://chatgarment.github.io/ 获取。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2025-04-03更新2024-12-23 发布

半群同余与直平方的子半群

我们研究了具有如下性质的半群 \( S \):其直平方 \( S \times S \) 中包含对角线 \( \{(s,s): s \in S\} \) 的每个子半群都是 \( S \) 上的一个同余关系。我们称这样的 \( S \) 为 DSC 半群。众所周知,所有有限群都是 DSC 半群,并且容易看出每个 DSC 半群必须是单半群。在此基础上,我们证明对于许多类半群(包括周期半群、稳定半群、逆半群以及一些著名的简单半群类型),唯一的 DSC 成员是群。然而,我们发现存在非群的 DSC 半群,这是通过 Byleen 引入的一种构造方法获得的,该方法旨在构建有趣的无同余半群。此类例子可以是正则半群或双单半群。

环与代数
群论
20M10, 08A30, 20M12
2025-04-03 发布

有限经典群的范畴化作用及其应用:特征0

本文构建了有限经典群$\mathrm{O}_{2n+1}(q)$、$\mathrm{Sp}_{2n}(q)$和$\mathrm{O}^{\pm}_{2n}(q)$(其中$q$为奇数)表示范畴上的范畴双量子Heisenberg作用。在特征零或特征$\ell$且$\ell\nmid q(q-1)$的域上,我们推导出Kac-Moody代数$\mathfrak{s}\mathfrak{l}'_{I_+}\oplus\mathfrak{s}\mathfrak{l}'_{I_-}$在有限经典群表示范畴上的范畴化作用。我们证明了彩色权函数$\mathbb{O}^+(u)(\bullet)$、$\mathbb{O}^-(v)(\bullet)$以及均匀投影可以区分有限经典群的所有不可约特征标。特别地,彩色权函数是二次幂零特征标的完全不变量。此外,我们还表明利用theta对应关系和双量子Heisenberg作用的额外对称性,可以显式确定整个范畴Grothendieck群上的Kac-Moody作用。

表示论
2025-04-03更新2023-11-26 发布

渗流理论中的随机占优与随机变量提升

考虑一个等待赋值的矩阵,其系数尚未确定。对于每一列,独立地从参数为$p$的伯努利分布中抽取一个随机变量。在观察到这些结果并可能引入额外的随机性后,Alice可以以任意方式选择每列中的一个位置。如果某列的伯努利随机变量等于1,则在选定的位置写入数字1;若该列的伯努利随机变量等于0,则该列不作任何操作。我们证明,通过引入额外的随机性,Bob可以选择性地填充空缺的位置,使得矩阵中的条目成为独立的参数为$p$的伯努利随机变量。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这一问题的各种推广和变体,并利用该结果重新审视并推广了渗流阈值$p_c$关于某种图商(即纤维化)的非严格单调性。在第二部分,这部分独立于第一部分,我们重新审视并严格证明了$p_c$关于纤维化的单调性,这一结果自然需要比非严格情况更多的假设。我们通过耦合方法重新证明了Martineau-Severo关于边渗流的结论,而无需借助本质增强。

概率论
组合学
60E15, 82B43
2025-04-03 发布

由标记星图生成的紧致超度量空间

设US为由标记星图生成的所有超度量空间的类。我们证明紧致的US-空间是完全由递减标记射线生成的完全有界超度量空间的完备化。我们刻画了与有限US-空间弱相似的超度量空间,并通过某些四点条件描述这些空间。

普通拓扑
Primary 54E35, Secondary 54E4
2025-04-03 发布

弯曲时空下任意标量模型的有效势(全环阶)

本文计算了弯曲时空背景下任意标量理论的有效势的主要发散项。基于局部性条件得出的主极点之间的递归关系,我们得到了一组广义重正化群方程,可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进行数值或解析研究。我们研究了幂次模型最简单的情况下的有效势,并在宇宙学现象学框架内对其进行了比较。

高能物理-理论
2025-04-03 发布

模形式积分的Rademacher展开

我们提出了一种方法,可以解析地计算非全纯模函数在环面基本域上的积分,该环面的模参数为$\tau$。此方法分为两步:首先通过与CFT中的Lorentzian反转公式相同的方法将积分转化为Lorentzian路径;然后应用二维版本的Rademacher展开。这使得积分可以通过一个对被积函数在所有Lorentzian尖点$\tau \to i \infty$、$\bar{\tau} \to x \in \mathbb{Q}$附近奇异行为敏感的展开式来计算。我们将此技术应用于多种例子,例如弦的一圈配分函数的计算,其中它得到了玻色弦和$\mathrm{SO}(16) \times \mathrm{SO}(16)$弦宇宙常数的第一个解析公式。

高能物理-理论
数学物理
数学物理
2025-04-03更新2025-01-23 发布

带有噪声目标函数的离散共识全局优化方法

共识优化是一种无导数的基于粒子的求解全局优化问题的方法。文献中已提出了该方法的多个版本,并证明了不同的收敛结果。然而,所有现有结果均假设在方法的每次迭代中都能精确评估目标函数。本文将离散时间共识优化(CBO)方法的收敛性分析扩展到仅能在给定点计算目标函数的随机噪声估计量的情形。特别是,我们证明了在适当的噪声假设下,粒子与解之间的平均平方距离的期望值可以在有限次迭代内任意小。此外,还给出了展示噪声影响的数值实验。

优化与控制
2025-04-03更新2024-08-19 发布

贝叶斯生态演化博弈动力学

经典博弈论框架与演化博弈论框架之间的共生关系已经确立。然而,演化博弈论学者大多关注完全信息的经典博弈,其中玩家完全了解其他玩家的收益。近年来,人们对生态-演化相互作用的兴趣激增,其中环境状态由玩家的行为改变,并反过来受变化的环境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关于真实环境状态的信息必须通过某些噪声通道(如通常不完美的玩家感官装置)才能被玩家感知:玩家自然容易有时错误地感知真实状态。鉴于不确定的感知环境,玩家可能会采用对冲策略,在不同感知下采取不同的行动。在这样一群信息不足的玩家群体中,一个玩家会对其对手的信息状态感到困惑,从而形成类似于贝叶斯博弈的不完全信息情形。简而言之,当玩家配备低效的感觉装置时,我们探讨了贝叶斯博弈框架与生态-演化博弈框架之间自然共生关系的可能性。在此,我们通过一个无限大、均匀混合的玩家群体设置来说明这种联系,这些玩家具有两种针对资源(环境)的开采速率以相应地改变资源状态。资源状态影响每个玩家选择特定行动的决策。我们在存在高斯噪声信道的情况下研究连续状态环境。利用复制者动力学的形式主义,我们发现噪声信息可以有效防止资源灭绝。

种群与进化
理论经济学
混沌动力学
生物物理
2025-04-03 发布

共 13511 条搜索结果

共 135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