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4-连通图的一种Tutte型典范分解

我们为每个4-连通图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分解,其组成部分要么是拟5-连通的,要么是三角躯体和至多5个顶点的3-连通躯体构成的三角循环,或者是广义双轮,或者是增厚的$K_{4,m}$。该分解可以用允许存在于粘连集中的边的树分解来描述。我们的构造是显式的、典范的,并且展示了Tutte分解的一个定义特性。作为推论,我们得到了3-连通图的一种新的Tutte型典范分解,其组成部分要么是拟4-连通的,要么是广义轮,要么是增厚的$K_{3,m}$。这种分解与三分离分解相似但不同。作为4-连通性的分解应用,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定理,该定理刻画了所有4-连通有限点传递图,即为拟5-连通图、拟5-连通图的$K_4$扩张,或者是一份简短的显式列表上的图。

组合学
离散数学
05C40 (Primary) 05C75, 05C83, 05E18 (Secondary)
2025-04-01 发布

具有RR通量的AdS$_3\times $S$^3$ Virasoro-Shapiro振幅

我们计算了IIB型弦理论中纯RR通量情形下AdS$_3\times S^3\times M_4$(其中$M_4=T^4$或$K3$)中膨胀子散射的AdS Virasoro-Shapiro振幅,该计算在小AdS曲率展开中对$\alpha'$的所有阶次进行。通过将对偶D1D5共形场论关联函数的平直空间极限与一个以单值多元对数表达的世界面积分形式的振幅假设相比较,实现了这一目标。这种方法完全固定了第一曲率修正,并通过高能极限的一致性检验以及与半经典展开中大量弦算符能量的比较进行了验证。我们的结果为强耦合限制下的平面极限CFT数据提供了无穷多的预测,这可以指导未来的可积性研究。

高能物理-理论
2025-04-01更新2024-12-09 发布

绝对连续函数流形及其在无穷维流形上的正则性属性以及半李群的规律性

对于$p\in[1,\infty]$,我们定义了集合$AC_{L^p}([a,b],N)$上的光滑流形结构,其中$\gamma\colon[a,b]\to N$为绝对连续函数且具有$L^p$-导数,对于所有实数$a<b$及每个以序列完备局部凸拓扑向量空间为模型的光滑流形$N$成立,并且$N$允许存在局部加法。讨论了绝对连续函数空间之间自然映射的光滑性,例如超级位置算子$AC_{L^p}([a,b],N_1)\to AC_{L^p}([a,b],N_2)$,$\eta\mapsto f\circ \eta$,其中$f\colon N_1\to N_2$为光滑映射。当$1\leq p <\infty$且$r\in \mathbb{N}$时,证明了右半李群$\text{Diff}_K^r(\mathbb{R})$和$\text{Diff}^r(M)$是$L^p$-半正则的。这里,$K$是$\mathbb{R}$中的紧集,而$M$是紧致光滑流形。一个$L^p$-半正则的半李群$G$允许有演化映射$\text{Evol}:L^p([0,1],T_e G)\to AC_{L^p}([0,1],G)$,其中$e$是$G$的单位元。对于上述例子,演化映射$\text{Evol}$是连续的。

函数分析
58D25 (Primary) 22E65, 34A12, 46T10, 58D05 (Secondary)
2025-04-01更新2024-09-10 发布

基于非谐振理论和振动模式的聚合物熔体粘度研究

粘度是液体的一种基本输运和流变学性质,用于量化分子层之间相对运动的阻力,在理解材料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传统方法如Green-Kubo(GK)方法依赖于相关函数的时间积分,由于在玻璃化转变附近相关函数衰减缓慢,计算成本变得非常高昂。近期提出的一种基于非谐晶格动力学(NALD)和瞬时正则模分析的方法为估算粘度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案。本研究应用NALD方法计算了Kremer-Grest聚合物系统的粘度,并将其结果与GK方法和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我们的研究表明,包括瞬时正则模在内的所有振动模式都对粘度有贡献。这项工作为在各种系统中高效计算粘度提供了框架,特别是在GK方法不再适用的玻璃化转变附近。此外,它还为进一步理解与结构相关的不同振动模式的作用开辟了道路,有助于设计具有可调流变特性的材料。

软凝聚态物理
无序系统与神经网络
材料科学
统计力学
化学物理
2025-04-01更新2025-03-04 发布

指数族的最优e值:简单情形

当零假设为复合多元指数族时,我们给出了一种一般条件,使得形式为简单对简单似然比的e变量存在。这种“简单”的e变量易于计算,并且对于任何停止时间都具有期望对数最优性。之前仅在特定情况下已知存在简单的e变量,但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定理,证明了在检验指数族时其存在的可能性。我们从一个简单的备择假设Q和正则指数族零假设开始,这些假设一起诱导出包含Q的第二个指数族Q,且与零假设具有相同的充分统计量。我们的定理表明,当Q和零假设的协方差矩阵处于某种关系时,简单的e变量便存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线性回归中检验参数是否为0时该关系成立。其他例子包括一些k样本检验、高斯位置-尺度检验以及更广义的自然指数族检验。尽管在所有这些例子中,隐含的复合备择假设也是指数族,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如此。

方法论
统计学理论
统计理论
2025-04-01更新2024-04-30 发布

光谱归一化与Voigt-Reuss网络:具有物理保证的微观结构-性能预测通用方法

异质材料在制造轻量化部件、功能部件以及由其构成的结构中至关重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是对这些材料的有效力学、热学或更一般意义上的本构性质进行快速评估。传统方法是利用前向模型,将微观结构几何形状和局部本构性质作为输入。基于经典仿真(例如有限元法和基于FFT的求解器)的方法可能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同时,基于仿真的模型难以提供关于微观结构和本构参数的梯度信息。然而,这些梯度对于微观结构设计以及反演微观结构-性能映射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机器学习代理模型可以表现出色。但是,它们可能会产生不符合本构响应本质界限的非物理预测,例如线弹性中的上界(类似Voigt)或下界(类似Reuss)。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谱归一化方案,可以在先验条件下强制满足这些界限。该方法对所选的微观特征和使用的代理模型完全不敏感。所有这些都会自动且严格地通过构造预测服从上下界的输出。该技术适用于任何对称且存在上下界(L\"owner意义下)的本构张量,例如渗透率、热导率、线弹性等。我们在简单的神经网络中展示了光谱归一化在Voigt-Reuss网络中的应用。数值实验基于真正庞大的数据集,表明与广泛使用的神经网络相比,该方法提高了准确性、鲁棒性,并且对输入特征类型不敏感。

机器学习
2025-04-01 发布

整数序列缩放几乎必然渐近性的方差研究

设$(x_n)_{n=1}^\infty$为一整数序列。我们研究了序列$(\alpha x_n)_{n=1}^\infty$在模1意义下区间长度为$S$时的方差行为,并在某些正则性假设下,对于Lebesgue几乎所有的$\alpha$,在较大范围的$S$内建立了伪随机(泊松)行为。对于重要的特殊情况$x_n = p(n)$,其中$p$为至少二次的整系数多项式,我们证明了当$0 \leq S \leq (\log N)^{-c}$时,方差对于几乎所有的$\alpha$是泊松的,其中$c > 0$为适当的绝对常数。对于更一般的序列$(x_n)_{n=1}^\infty$,我们给出了一个以有限截断序列$(x_n)_{n=1}^N$的加性能量形式表述的泊松行为判据。

数论
概率论
2025-04-01 发布

素数线性形式的小解

我们证明了约四分之一的四变量线性形式存在一个在素数中的解,其大小与启发式预期一致。满足某些局部可解性条件的线性形式中,几乎所有形式都存在小的素数解。

数论
11P32
2025-04-01 发布

听觉定位与机器人重要声音评估:虚拟现实中的多方法研究

移动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在人类周围运行,但常常不在视线范围内,因此人类需要依赖机器人的声音来感知其存在。为了实现成功的人机交互(HRI),理解人类如何通过机器人的操作噪声(即后果性声音)来识别它们至关重要。先前的研究表明,四足Go1机器人的声音比轮式Turtlebot的声音更容易被检测到。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人类在虚拟现实中对三种机器人(四足Go1、轮式Turtlebot 2i、轮式HSR)后果性声音的定位能力。采用被试内设计,评估了参与者在两种速度(0.3米/秒、0.8米/秒)和两种轨迹(正面接近、径向接近)下,对带有和不带声学车辆警报系统(AVAS)的机器人定位性能。在每次试验中,参与者会听到一段移动机器人3秒的声音,并被要求指向其最终位置(定位任务)。定位误差通过参与者估计位置与实际机器人位置之间的绝对角度差来测量。结果显示,机器人类型显著影响了定位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在所有实验条件下,轮式HSR的声音(尤其是没有AVAS时)表现最差。令人惊讶的是,参与者认为HSR的声音比Turtlebot和Go1的声音更积极、不那么烦人且更值得信赖。这揭示了主观评价与客观听觉定位性能之间的张力。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后果性机器人声音作为设计直观有效人机交互的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并为以人为本的机器人设计和社会导航提供了启示。

机器人学
2025-04-01 发布

基于纳米冷却器驱动的电荷构型忆阻器

冷却计算——无论是经典还是量子形式,都因缺乏合适的低温存储器而受到严重限制。在能量效率和速度方面的问题已知数十年,但迄今为止,传统技术无法提供足够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非易失性存储设备,该设备结合了超导纳米线和基于层状二硫属化物材料电荷有序态切换的全电子电荷构型忆阻器(CCM)。我们研究了使用NbTiN纳米线和1T-TaS2 CCM制造的此类器件的时间动态和电流-电压特性。通过建模超导序参量对器件的动态响应进行忠实再现,展示了其应用的多功能性。该器件固有的超高能效和速度与单通量量子逻辑兼容,为低温计算和量子计算外围设备提供了有前景的新存储概念。

计算物理
介观与纳米尺度物理
超导
应用物理
2025-04-01更新2022-03-28 发布

单场暴胀后预加热过程中振荡子的非线性动力学及瞬态现象

在单场模型中,预加热过程通过暴胀场的自共振发生。我们研究了α吸引子模型和单调模型在预加热过程中产生的非线性结构。这些势在原点附近具有幂律形式$\propto\left|\phi\right|^{2n}$,远离底部区域则趋于平坦,这与当前宇宙观测结果一致。Floquet分析表明,单调模型中的势参数对共振带区域有显著影响。此外,我们通过(3+1)维格子模拟研究了非线性结构的形成、状态方程以及能量转移。我们发现所有模型表现出相似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一步分析显示,小场值下暴胀模型的行为(由参数$n$控制)对非线性动力学有更显著的影响,而大场值下的行为(由参数$q$控制)影响甚微。

宇宙学和非星系天体物理学
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宇宙学
2025-04-01更新2024-09-06 发布

单模引力中de Sitter空间幺正演化的低曲率量子修正

我们研究了de Sitter空间在单模引力下,以具有平坦空间切片的mini超空间模型形式表述的量子动力学,分别采用Wheeler-DeWitt方法和环圈量子宇宙学(LQC)。时间演化自然由单模时间定义,该时间作为宇宙学(积分)常数的共轭量出现。我们证明,要求幺正时间演化“解决了”平坦切片失效并导致强量子效应出现的de Sitter视界问题,尽管在该表面上局部没有特殊事件发生。对于远低于普朗克尺度的宇宙学常数,环圈量子引力修正并未实质性改变主要结果。此模型展示了广义协变性和量子引力中幺正性之间的根本冲突。

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宇宙学
高能物理-理论
2025-04-01更新2024-12-02 发布

GLiNER-biomed:面向开放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的高效模型套件

生物医学命名实体识别(NER)因其专业词汇、庞大的实体数量以及新实体不断涌现而面临独特挑战。传统NER模型受限于固定的分类法和人工标注,难以超出预定义的实体类型进行泛化或高效适应新兴概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GLiNER-biomed,这是一套针对生物医学NER专门设计的领域自适应通用且轻量化的NER模型(GLiNER)。与传统方法不同,GLiNER利用自然语言描述推断任意实体类型,从而实现零样本识别。我们的方法首先通过大型语言模型(LLM)的知识蒸馏技术,将注释能力转移到一个更小、更高效的模型上,进而生成覆盖广泛的合成生物医学NER数据。随后,我们训练了两种GLiNER架构,即单编码器和双编码器,在多个规模下平衡计算效率和识别性能。在多个生物医学数据集上的评估表明,GLiNER-biomed在零样本和少量样本场景下均优于最先进的GLiNER模型,F1分数提升了5.96%。消融实验突显了我们合成数据生成策略的有效性,并强调了合成生物医学预训练与高质量通用领域微调相结合的互补优势。所有数据集、模型和训练管道均可在https://github.com/ds4dh/GLiNER-biomed公开获取。

计算与语言
2025-04-01 发布

探索场景亲和力用于驾驶场景中的半监督LiDAR语义分割

本文研究了场景亲和力(AIScene),即场景内的连贯性和场景间的相关性,用于驾驶场景中的半监督LiDAR语义分割。采用教师-学生训练方式,AIScene 使用教师网络从无标注数据中生成伪标注场景,然后利用这些伪标注场景监督学生网络的学习。不同于大多数方法在前向传播时包含伪标注场景中的所有点,而在反向传播时仅使用伪标注点,AIScene 移除了没有伪标注的点,从而确保场景内前向和反向传播的一致性。这种简单的点删除策略有效防止了未标注且语义模糊的点(在反向传播中被排除)对伪标注点学习的影响。此外,AIScene 结合基于块的数据增强技术,在场景和实例层面混合多个场景。与现有增强技术通常在两个场景之间进行场景级混合相比,我们的方法增强了标注(或伪标注)场景的语义多样性,从而提高了分割模型的半监督性能。实验表明,AIScene 在两个流行基准数据集的四种设置下优于先前的方法,在最具挑战性的 1% 标注数据下取得了显著的 1.9% 和 2.1% 的提升。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2025-04-01更新2024-08-21 发布

关于$p^5$阶群在$\mathbb{Q}$上的矩阵表示

本文确定了所有奇素数$p$的$p^5$阶群的不等价不可约有理矩阵表示,并利用这些群的有理表示结果,推导出其有理群代数Wedderburn分解的组合公式。

表示论
群论
2025-04-01 发布

多尺度湍流中的混沌扩散

湍流在决定聚变等离子体的能量和粒子传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致力于研究非线性波粒相互作用背景下多尺度湍流中的混沌扩散。当湍动波的相速度接近带电粒子的速度时,具有不同特征波长的湍动波可以与同一组带电粒子相互作用。通过发展多波数标准映射模型来模拟多尺度湍流中的混沌扩散,并通过解析计算关联函数获得扩散系数。对于我们的研究目的,所有湍动波的波强均处于相同量级。结果表明,最大尺度分量对偏离准线性(QL)扩散系数的贡献占主导地位。仅通过减小较小尺度分量(具有较小特征波长的湍动波)的波相速度的波间间距以实现强烈的共振重叠,无法使扩散系数接近给定有限波幅下的QL扩散极限。当在由较小尺度分量驱动的高度混沌系统中加入较大尺度分量时,扩散系数可能会偏离QL扩散系数。特别是对于双尺度情况,随着较小尺度分量的波强增加且波间间距趋于零时,扩散系数大多超过QL扩散系数;而随着包含更多波长尺度,扩散系数逐渐趋近于QL扩散系数。这些结果可为具有1.5或2自由度的哈密顿系统中的其他共振诱导多尺度湍流提供新的见解。

等离子体物理
混沌动力学
37-02
2025-04-01更新2021-07-01 发布

QG-VTC: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中基于问题引导的视觉标记压缩方法用于高效的视觉问答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s)在开放世界视觉问答(VQA)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整合视觉信息会增加处理的标记数量,导致更高的GPU内存使用量和计算开销。图像往往包含比文本更多的冗余信息,并且并非所有视觉细节都与特定问题相关。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QG-VTC,这是一种针对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视觉问答任务的新颖的问题引导视觉标记压缩方法。QG-VTC利用预训练的文本编码器和可学习的前馈层将用户问题嵌入到视觉编码器的特征空间中,然后计算问题嵌入与视觉标记之间的相关性分数。通过选择最相关的标记并柔和地压缩其他标记,QG-VTC确保了对用户需求的微调相关性。此外,一种渐进策略在不同的视觉编码器层上应用这种压缩,逐步减少标记数量。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同时丢弃了无关细节。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在仅使用1/8的视觉标记的情况下达到了与未压缩模型相当的性能。代码和模型将在GitHub上公开发布。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2025-04-01 发布

有限拷贝集体测量下量子态区分界限的可达性

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非正交态无法被完美区分。在区分多个混态量子态时,集体测量(该测量会在未知态的不同拷贝间产生纠缠)能够比非纠缠测量实现更低的错误概率。对于未知态有限个拷贝进行集体测量所能达到的最小错误概率由Helstrom界给出。当可以对渐近多份量子态进行集体测量时,量子Chernoff界给出了可达到的错误概率。自然会问错误概率趋于这一渐近极限的速度如何,以及对于任意有限数量的拷贝是否可以达到渐近极限。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得到了几个简单qubit例子中任意多份未知态的Helstrom界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这些解析表达式,我们探讨了允许对量子态有限个拷贝进行集体测量时可达到的错误率的变化情况。此外,我们还研究了饱和M份拷贝Helstrom界的必要条件。已知对未知态的所有M份拷贝进行集体测量总是足以饱和M份拷贝的Helstrom界。然而,什么情况下这样的测量是必要的仍不清楚。我们研究了一些特定的测量策略,这些策略涉及对少于M份未知态的拷贝进行纠缠操作。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发现对未知态的所有M份拷贝进行集体测量是饱和M份拷贝Helstrom界的必要条件。

量子物理
2025-04-01更新2024-08-13 发布

希尔伯特空间中的线性二次Nash系统与主方程

本文旨在发展可能无限维希尔伯特空间中线性-二次Nash系统与主方程的理论。首先,受[31]中最近结果的启发,我们研究了线性二次情形下更为一般化的模型,其中分布仅通过均值进入目标泛函。此性质使得Nash系统和主方程可以化简为两个耦合Riccati方程组和后向抽象演化方程组。我们证明了此类系统的解在任意时间区间上存在且唯一,这一结果在我们的设定下是完全新颖的。最后,我们将所得结果应用于一个 vintage 资本模型,其中资本依赖于时间和年龄,生产函数依赖于 vintage 资本的均值。

PDE分析
优化与控制
49L20, 70H20, 93E20, 47D03
2025-04-01 发布

系统发育树集合上的共凸特征

在系统发育学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从一组特征构建进化树,其中对于物种集合X,特征本质上是从X到状态集合的一个函数。在此背景下,一个关键概念是凸性,即当且仅当由具有相同状态的树叶所张成的子树对两两不相交时,特征在叶集为X的树上是凸的。尽管单棵树上的凸特征集合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关于共凸特征(即同时在多棵树上凸的特征)却知之甚少。作为理解共凸性的起点,本文针对以下问题证明了一系列极值结果:在所有大小为t ≥ 2的n叶树集合上,共凸特征的最小数量是多少?如果限制共凸特征映射到k个状态,情况又如何?作为共凸性的应用,我们引入了一种新的带有一参数族的树度量,该度量范围从粗粒度的Robinson-Foulds距离到更精细的四元组距离。我们表明上述问题中的量的界限可以转化为新度量下树空间直径的界限。我们的结果开启了多个新的有趣方向和问题,这些方向和问题在系统发育空间和系统基因组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组合学
种群与进化
2025-04-01 发布

共 13511 条搜索结果

共 13511 条